武漢正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以武漢首位度提升武漢城市圈的顯示度。圖為絢麗的江城夜景。 (梅濤 攝)
編者按
虎躍山河壯,春來萬象新。
2月7日,我省召開農歷虎年的“新春第一會”——深入實施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提出“強核、壯圈、帶群、興縣”推動全域高質量發展,為湖北新一輪發展吹響了奮進號角。
會議在荊楚大地引起強烈反響,各地各部門振奮精神,迅速謀劃,抓緊落實——
武漢加快建設“五個中心”,以武漢首位度提升武漢城市圈的顯示度;襄陽、宜昌打造中西部非省會龍頭城市,驅動“南北列陣”兩翼齊飛;荊州、黃岡、十堰摩拳擦掌,加速創建區域性中心城市;縣域經濟發展你追我趕,“三百”梯隊加速沖刺,構筑縣域“千億方陣”;鄉村振興深入推進,描繪農業產業強省新圖景……
春的戰鼓已擂響,發展氣場正升騰!
五大層級構建 區域發展布局“四梁八柱”
“襄十隨神”城市群打造以產業轉型升級和先進制造業為重點的高質量發展經濟帶。圖為東風日產襄陽工廠。(薛婷 攝)
2021年,漢川市203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產值達713億元。 (張鴻 尹青 攝)
今年,我省將深入推進區域發展布局走深走實,在全域協同、梯次推進、提能升級上狠下功夫,加快形成“強核、壯圈、帶群、興縣”多極支撐、多點發力的格局。
五個層級必須協同發力
區域發展的本質是全域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高質量發展。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會議明確,“一主”、“兩翼”、區域性中心城市、縣域、鄉村五個層級要協同發力。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要當好主引擎??础耙恢鳌?,武漢要挑大梁、當先鋒、打頭陣,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在創新協同上,武漢城市圈將加快構建“離岸創新”“協同創新”“科創飛地”等合作機制,支持其他八市在武漢建設離岸創新中心、科創飛地園區。產業協作上,編制武漢城市圈產業招商地圖、制造業產業鏈地圖等??础皟梢怼?,襄陽、宜昌要著力打造中西部非省會龍頭城市,推動“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兩翼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努力成為全國非省會城市群重要增長極,構建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南北列陣”。
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要提檔升級。黃岡,加快打造鄂東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設立首期產業投資基金,做實武漢(黃岡)離岸科創中心。荊州,強化中心城區引領,統籌實施產業鏈提升、技改提能強基、數字創新引領、市場主體倍增“四大工程”,加快打造鄂中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十堰,將主攻“一主三大五新”產業體系,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網聯等下一代汽車。
縣域要突破性發展。有了縣域“小精彩”,才能拼成全域“大精彩”。我省將深化擴權賦能強縣改革,深入推進“三百”工程實施。建立完善省統籌、縣主體的推進機制,選擇有望進位、沖刺、入庫百強的3至5個縣市,在項目建設、工業用地、生態環保、能耗指標、金融保障等方面省級統籌支持,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
鄉村振興抬高全域高質量發展的底板。我省將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深化37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工作。完善鏈長制,壯強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以農業產業化強起來,讓群眾荷包鼓起來。
重點突破撬動整體躍升
“以一個個打破壁壘、拆除藩籬的小切口,做好同城化的大文章?!笔“l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省推進區域發展布局實施、縣域經濟發展和三個城市圈(群)2022年度工作要點即將印發。
沒有高效的交通一體化,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城市群一體化。今年,一批交通“硬聯通”項目將加快推進。
沿江高鐵等15個鐵路項目、武漢城市圈大通道等26個高速公路項目加緊建設。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123條斷頭路瓶頸路,尚未開工的年內全部開工,三年內全部打通?!耙恍┲匾臄囝^路瓶頸路要重點來抓,省市要有工作專班,一條一條地研究破解要素制約難題?!?/p>
四向拓展的開放通道將加速構建。我省將謀劃推進荊門-宜昌-柳州-北部灣“江鐵?!蹦舷蜷_放通道;爭取中歐班列區域性樞紐節點建設,暢通向西、向北開放通道;大力發展江海直達和海鐵聯運,拓展向東開放通道。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協同是一體化的核心。
我省將聚焦“51020”現代產業集群,推動形成梯次分布、鏈式配套、緊密協作的產業格局。此外,在圈(群)產業合作模式上,也會有更多創新模式,比如產業分區引導、聯合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會商、稅收利益分享等。
推進一體化發展,最終目的是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
更多跨區域的政務服務將加快推行。武漢城市圈住房公積金同城化發展數據互聯共享平臺繼續建設的同時,“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也將接入運行,逐步擴展成為全省共享平臺。全省施工圖聯合審查,有望實現網上通辦,全省審查機構不受地域限制,市、州、縣全面打通。
省發改委表示,省推進區域發展布局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切實履職盡責,完善工作機制,抓好重點工作督促、協調、落實。(廖志慧)
“一主引領” 武漢城市圈抱團壯大
2月7日,武漢光谷未來三路,嶄新刷黑的六車道上不時有車輛往返。
這是連通武漢未來城與鄂州紅蓮湖大數據產業園的主干道,沿線布局有華星光電等總投資額超過40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國光谷重點打造的三條“千億大道”之一。
以前,這是一條“斷頭路”,岱家山兩端1.12公里未通,阻礙武鄂兩地融合發展。
現在,豁然開朗?!按汗澠陂g是試運行,驗收完成正式通車后,鄂州紅蓮湖至武漢未來科技城的通勤時間將縮短至5分鐘以內?!蔽錆h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辦公室武鄂同城工作人員周旋說。
實施“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攻堅年”行動、推進一批斷頭路瓶頸路項目……就在同一天,全省“新春第一會”聚焦區域發展布局,會上傳遞出的一個個同城化喜訊,讓武漢城市圈未來更加可期。
“領唱領舞”挑大梁
2021年,武漢勇擔“一主引領”重任,攜手8個兄弟城市,同題共答、同城共進。武漢、武漢城市圈分別以1.77萬億元、跨越3萬億元的經濟總量,為湖北“全年精彩”提供硬核支撐。
“今年,我們將聚焦聚力推進‘強核、壯圈、帶群、興縣(區)’,力爭武漢市經濟總量達到2萬億元,帶動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達到3.3萬億元,推動武漢市疫后發展再續精彩、武漢城市圈同城化再上臺階,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競爭力、最具影響力的省域城市圈?!蔽錆h市市長程用文說,勇擔“一主引領”,武漢必須一馬當先、一往無前,只爭朝夕,實干快干,干出同城化加速度,提升城市圈顯示度,為全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應有貢獻。
“城市能級是武漢的核心競爭力,也決定了武漢城市圈的影響力、輻射力、集聚力?!蔽錆h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將繼續做強綜合實力,打造功能高地,增強對各種要素尤其是高端要素的“磁吸力”,提高對資源配置的能力。到2025年力爭武漢市總部企業數量突破400家;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大型央企在漢設立總部(區域總部、功能型總部)企業數量達100家。
“壯圈帶群”當先鋒
扛起“一主引領”之責,既要武漢“獨唱領舞”,還要武漢城市圈“合唱共舞”。
作為“群主”,武漢提出做強主城、做優副城、做大新城,發揮好輻射引領帶動作用。其中,在全國同類園區的競爭中,力爭東湖高新區進入全國前3,武漢經開區進入全國前10。
以武漢經開區為支撐,武漢牽引武漢城市圈建設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開區工委書記劉子清表示,中國車谷將探索“產業飛地”“創新飛地”等模式,輻射帶動大漢陽、“1+8城市圈”等周邊地區協同發展。聯合“襄十隨神”打造萬億汽車產業大走廊,做大做強“雙智”聯動示范區,奮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潔說,中國光谷將勇擔自主創新國家使命,全力推進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帶動“武鄂黃黃咸”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學之城”;圍繞建設產業高地,著力打造具有區域輻射力的“追光之城”;圍繞建設人才高地,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向往之城”,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光谷。
黃陂是全省高質量發展重點區,2021年實現GDP1165億元,縣域經濟規模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黃陂區委書記何建文表示,將錨定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的北部支點定位,加快推進與武漢主城一體化、城鄉一體化、臨空副城一體化、長江新區副城一體化,打造臨空經濟示范區、商貿物流樞紐區、全域旅游引領區、都市鄉村樣板區。
“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基礎在產業?!蔽錆h城市圈研究會會長李春洋說,過去一年,武漢城市圈已探索出總部經濟、共建園區、飛地經濟、聯合招商等合作模式。今年,9城應進一步優化產業分工協作,建設好8個合作園區,推動“研發在武漢、制造在城市圈,頭部在武漢、鏈條在城市圈,融資在武漢、投資在城市圈,主鏈在武漢、配套在城市圈”產業發展格局成勢見效。(嚴運濤)
主動爭位 驅動“南北列陣”
全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指出,促進“兩翼驅動”,加快“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構建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南北列陣”,成為全國非省會城市群的重要增長極。
2個城市群、8個城市,主動爭位驅動“南北列陣”,奮進的新鼓點敲響。
做大做強當好“主引擎”
除夕,萬家團圓時,邦普宜昌項目建設工地上,100多名建設者堅守一線,與時間賽跑。
2月4日,比亞迪襄陽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60臺挖掘機、近600臺運輸車按照每天15萬立方米的工程量日夜施工,加快推進土地平整。
大會提出,推動襄陽打造中西部非省會龍頭城市和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宜昌打造中西部非省會龍頭城市和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
“襄陽和宜昌當好兩大城市群‘主引擎’責無旁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代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軍偉教授表示,襄陽和宜昌作為“主引擎”的能量、動力和潛能,決定兩大城市群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城市群發展,產業群為先,襄陽和宜昌需進一步提升主導產業的集聚水平,推動構建群內城市間產業鏈延伸與對接機制,在人才引進、基礎設施、營商環境、政府效率等方面深化改革,持續激蕩發展活力。
夯實基礎培育“增長極”
會議提出,推動荊州打造鄂中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黃岡打造鄂東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十堰打造鄂西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
石軍偉認為,特色是融入城市群發展的重要因素。兩大城市群內的成員需依據歷史優勢和資源基礎,打造“城市經濟名片”。
“襄十隨神”除神農架有特殊的生態地位和功能,前三者都是湖北萬億級汽車產業走廊上的節點性城市。
“宜荊荊恩”城市群有著豐富的磷、煤、硒、水電等資源,具備良好的高質量發展產業基礎。
十堰推動經濟倍增,集中力量培育以汽車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力爭實現產值3000億元以上,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態產業產值4000億元以上;隨州在制氫、儲運、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示范應用等環節謀劃建設項目,以氫賦能促“專汽之都”邁向高端;神農架錨定建設國家公園和世界著名生態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定位,舉保護旗、打生態牌、念旅游“經”、走綠色路。
荊州以建設升級版的荊州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為主線,致力打造區域性先進制造業中心;荊門將組建動力儲能電池龍泉實驗室;恩施加快打造生態文化旅游、富硒、新型工業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12個百億級產業。
握指成拳下好“一盤棋”
去年7月,“宜荊荊恩”城市群宜都·松滋協同發展先行區總投資343億元的51個項目破土動工,拉開宜都、松滋聯手打造千億級綠色循環化工產業聚集區的序幕。
今年1月,老河口、谷城、丹江口三地達成共識,共同推進交通網絡互聯互通、產業發展互融共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聯保聯治,努力建設成為“襄十隨神”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襄十隨神”推動設立公共服務聯盟13個;四地市縣兩級35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異地通辦;17個市際交通聯通項目開工建設;深圳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湖北基地“襄十隨神”培育中心設立。
宜昌聯合荊州、荊門申報的“國家級磷化工產業集群”,獲工信部1000萬元獎補資金;城市群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共享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四地公積金實現互認互貸;城市群文旅惠民卡上線。
大會提出,“襄十隨神”城市群要打造北向、西向開放門戶和聯結武漢城市圈與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紐帶,打造以產業轉型升級和先進制造業為重點的高質量發展經濟帶;“宜荊荊恩”城市群要打造南向、西向開放門戶和聯結武漢城市圈與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紐帶,打造以綠色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色的高質量發展經濟帶。
兩翼驅動的核心,是通過城市群塊狀組團、協同發展、挖掘潛能、做大能級。石軍偉表示,“群”意味著各成員要整體合作,處理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握指成拳下好“一盤棋”。(肖擎)
三地發力 組建區域性中心城市
2月7日,全省深入實施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上,荊州、黃岡、十堰三地表態發言,加速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
《湖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明確提出,全省將形成省域中心、省域副中心、區域中心、重要節點和其他城鎮的五級城鎮體系,荊州、黃岡、十堰等地建成綜合型區域中心城市。
號角吹響,各地摩拳擦掌,努力打造更多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支撐全域協同發展。區域中心城市競爭態勢,在荊山楚水間蓄勢迸發。
荊州:“湖北之中”崛起荊江之濱
“湖北中部需要一個中心城市,荊州責無旁貸?!笔∥≌x予荊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歷史使命,前所未有地提振全市跨越趕超的信心。
中心城市需要較大的經濟體量和較快的發展速度。新年伊始,荊州全力推動總量和速度趕超。去年荊州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700億元,爭取新增用地、能耗指標等居全省前列?!耙欢ㄒ阎笜宿D化為產值!”今年,荊州聚焦重大政策支持、重大項目布局、重大瓶頸破解、重大要素保障、重大改革創新,形成市縣兩級清單,力爭經濟總量、工業總產值雙雙沖刺3000億元。
全力提升產業層級和城市能級。荊州選派700名專業干部駐點招商,仙鶴紙業、金山化工等超百億項目相繼落戶,華魯恒升、玖龍紙業、億鈞耀能等百億項目加快建設,“4611”現代產業體系初步構建。新春招商引資實現“開門紅”,金風科技、史丹利等32個過5億元工業項目簽約。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和轉變干部作風。該市深入開展“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大研討,推進“優化干部作風,優化營商環境”活動,扎實推進“新官不理舊事”等六大專項治理。
荊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其時已至,其興可待。
黃岡:依托武漢,主動融入、深度融合
去年12月,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座談會在黃岡召開,會議賦予黃岡建設鄂東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使命。2021年,黃岡GDP增速13.8%,領跑城市圈。
強交通,彰顯區位優勢。棋盤洲、武穴兩座長江大橋去年9月建成通車。安九高鐵已投運,黃黃高鐵即將通車,黃岡沿江5縣市納入武漢半小時通勤圈。
興產業,加速融入城市圈。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黃岡功能區,對接光電子信息和生物制藥等產業。去年黃岡招引53家武漢企業落地,總投資284億元,聚集一批“頭部在武漢、鏈條在黃岡”“研發在武漢、制造在黃岡”“融資在武漢、投資在黃岡”的制造業項目。
推合作,促進資源要素集聚。黃岡與黃石、鄂州、九江簽訂跨江合作協議,深化小池與九江、散花與黃石等跨江協同發展,推進黃岡高新區與東湖高新區對接、團風縣與長江新城對接、臨空經濟區與花湖機場對接,推動全域聯動發展。
十堰:打造四省毗鄰地區中心城市
十堰,地處鄂豫陜渝交界區域幾何中心。
該區域距離各自省級中心較遠,交通不便,需要中心城市輻射帶動。
目前,十堰汽車、旅游、水電、醫藥等主導產業逐步成勢,經濟地位在交界地區較為突出,人均GDP高于周邊城市,醫療教育功能在周邊最完善,具有較強的中心性?!逗笔⌒滦统擎偦巹潯访鞔_支持十堰建設鄂豫陜渝毗鄰地區中心城市。
大山深處建中心,交通要先行。漢十高鐵通車,武當山機場躋身百萬級,十堰邁入“高速、航空、高鐵”時代,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公路。今后十堰還將形成至全國大中城市“兩小時航空圈”、至周邊中心城市“兩小時高鐵圈”、至各縣市區“兩小時高速圈”的大交通格局。
十堰是車城,汽車產業突破1500億元。為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十堰繼續做強汽車主導產業,與東風公司共建“現代新車城”;繼續做優健康產業、生態農業、全域旅游,打造文旅康養休閑勝地;繼續推動丹江口“水經濟”牽手數字經濟,建成“武當云谷”。(羅序文 劉毅 饒揚燦)
抬高發展底板 “鏈”接鄉村振興新圖景
全省深入推進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鄉村振興”作為構成區域發展布局的“四梁八柱”之一,再成熱詞。
脫貧不返貧 振興不掉隊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湖北實施”
過去5年,興山縣立足山區實際,以系統式扶貧造血理念,實現組組通硬化路、戶戶通光纖、安全住房及飲水全覆蓋,20288戶全部脫貧。今年,鄭萬高鐵建成通車,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興山迎來重大機遇??h委書記曹宏偉介紹,該縣“十四五”爭創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深入實施小縣大城,集中要素投入,構建“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的城鄉發展新格局;將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持續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牽引帶動全面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要“守底線”,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又要“上層次”,推動實現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發展。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吳祖云介紹,去年,我省堅持工作不留空當、政策不留空白,建成脫貧地區鄉村主導產業54個,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17.67萬人經幫扶消除返貧致貧風險。今年,將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湖北實施”,持續推動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等脫貧特色產業提檔升級,通過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脫貧農民穩定增收,做到脫貧不返貧、振興不掉隊。
短板上著力 瓶頸上攻關
農業“鏈”就高質量發展
連續兩年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刻不容緩推進農業產業化,以農業農村現代化抬高湖北全域發展底板。
響鼓重錘!2021年,圍繞十大重點產業鏈,我省在短板上著力、在瓶頸上攻關,農業產業化全面起勢,全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預計超過1.1萬億元。
續寫精彩。省農業產業化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介紹,今年,我省瞄準農業全產業鏈開發,著力提升產業發展質效——
在農業招商引資方面,力爭全年引資簽約金額不低于2000億元;
在培育龍頭企業方面,加強資金整合,推動設立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助力龍頭企業改造提升,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規范提質行動;
在產業融合方面,建設三峽柑橘、潛江龍蝦、武陵山茶、隨州香菇等產業集群,創建1-2個休閑農業重點縣,推介10條休閑農業精品路線,促進農業產業“壯一接二連三”;
在科技創新方面,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項目化持續支持企業高速發展;
在打造大平臺方面,通過“生產+加工+科技”,大力發展塊狀經濟,打造引領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平臺載體和縣域經濟的“引擎”。
拉長產業鏈 提升價值鏈
逐步推進共同富裕
“利益聯結機制是農民從土地和產業發展中持續穩定獲益的‘金腰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大課題?!眳亲嬖票硎荆r業產業發展要建立好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逐步推進共同富裕。
2021年,我省創建153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龍頭企業帶領合作社、家庭農場抱團發展,讓廣大農戶參與產業鏈、價值鏈。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9元,增長12%。
勁牌公司探索出“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4萬農戶年增收1560萬元;華山科技對區域內的脫貧戶,發放免費蝦苗、提供銀行擔保貸款和就業崗位等“大禮包”;鑫鼎生物“三鏈同構”,帶動鄂西南武陵山區131個村10萬余戶茶農共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堅持產業主線,打好增收致富攻堅戰。”陽新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波介紹,該縣錨定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目標,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走以產興鄉、以產富農的道路。根據農產品加工企業科學布局種植養殖業,確保每個脫貧戶至少有一個當家產業;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融入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等新業態,擴大“收租金”“分紅金”“掙薪金”等增收渠道。(崔逾瑜)
編輯:朱習芳
責編:劉 衛
審核:敬 冉